縱觀聚酰亞胺是如何發展而來的
在一九九七的時候,日本的三井東壓化學公司報道了全新的熱塑性聚酰亞胺(Aurum)注塑和擠出成型用的粒料,四十年代中期又出現了很多專利,國外生產廠家主要集中在美國和日本,如美國的通用電氣公司、杜邦公司 ,日本的宇部興產公司、三井東壓化學公司;國內生產廠家主要是上海合成樹脂研究所和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,五十年代末制得高分子量的芳族聚酰亞胺,標志著聚酰亞胺已經真正作為一種高分子材料來發展。
從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,由美國杜邦公司、Amoco公司、通用電氣公司及法羅納-普朗克公司為代表先后開發出一系列的模制材料和聚合體,如聚醚酰亞胺(PEI),并于1982 年正加成型聚酰亞胺、熱塑性聚酰胺,1982年~1985年有聚均苯四甲酰亞胺申請專利54項,聚酰胺亞胺申請專利30項,聚醚酰亞胺申請專利23項,由此可見聚酰亞胺聚合物的發展速度,縮合型聚酰亞胺式以Ultem商品名在國際市場上銷售,1977 年~1979 年在美國化學文摘中登載了1000 多條有關聚酰亞胺的文摘,100 多篇聚酰亞胺文獻向美國國家技術服務局登記。
近30 年來 ,聚酰亞胺的發展較快,尤其近10年來更是有了飛速的發展,聚酰亞胺PI聚合物于1908年開始出現,但由于本質未被認識,因此不受重視,到目前為止,聚酰亞胺已有 20 多個大品種,隨著其應用范圍的擴大,有關聚酰亞胺膠帶的品種將會越來越多。